文化資產園區前身是日治時期的「大正製酒株式會社」,占地5.6公頃,是當時全臺最大的釀酒工廠,保存完好的聚落風貌,建築風格多樣,呈現古樸的歷史氛圍與光景層次美感,曾是知名電影「海角七號」的取景現場,空間寛闊,絶對是您走春的好去處。
年假期間,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特別推出「文資.走春」系列活動,室內開放時間自上午9時至下午5時,戶外則開放至晚間10時;其中,位於園區入口的「品.文資」是大型竹編裝置藝術,特地邀請傳統工藝保存者「竹編工藝」林秀鳳藝師及王耀騰工藝師統籌規劃設計,帶領藝生共同創作,分別有「團圓碗」傳來濃厚的春節味、「歡樂樹」向上綻開,還有穿越竹材錯落交織的「幸福廊道」,及祈禱幸福的「祈福牛」,夜間搭配燈光呈現竹編光影,讓白天與黑夜均有不同的美感!。走向中央廣場迎來「竹.魚筌」竹編作品,以「圓」為主體,代表圓滿與團圓,也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涵。
另外,「賞.文資」則是精彩的主題展覽,有「生活‧匠心獨染」-藍染作品展、「飲酒Bar-亞洲酒文化特展」、「島嶼身世‧記憶長河-再造歷史現場時空行旅」、「臺灣家書‧郵遞藝術」、「金玉滿堂-觀照金漆木雕之古韻風華典藏展」、「匠作築薪-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展」等特展,檔檔皆精采。「生活.匠心獨染」藍染作品展是由一片片獨一無二的「藍染」飄揚於空中的布海,由工藝師馬毓秀、藍染工筆畫工藝師宋芳綺及1916文創工坊學員共同創作,漫步於布海下,身心都能放鬆。「秀‧文資」是利用剪紙工藝、燈光與地景結合成園區光環境,可細細品味窗花剪紙工藝的細膩與工業建築之線條之美。逛累了,則可到「閱‧文資」休憩閱書,看看文資小繪本,讓新年走春也能長知識。
地點 ➢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(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)
園區室內展區 ➢
|